6月29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公布了其2016年可持续报告。
2016年,在传统的工程建设及咨询业务、水电业务、新能源业务、国际业务、金融投资业务之外,三峡的战略业务增加了:配售电及天然气输配业务。
由此可见,三峡电能有限公司是三峡集团配售电业务的发展主体。
根据工商信息,2016年6月16日,三峡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亿成立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 配售电系统开发、建设、设计及运营管理;电力销售及服务;电力技术开发、咨询、转让、服务;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备设施;电动车充电服务;分布式新能源综合利用服务;集供电、供气、供水、供热业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
那么,三峡电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做了什么布局呢?
三峡电能已经投资了以下公司:
1、湖北:三峡电能(宜昌)有限公司
2、湖北:长江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3、安徽:三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
4、广东:深圳长江锦华能源有限公司
5:重庆:重庆两江长兴电力有限公司
2016年社会责任报告亦证明了除了重庆,三峡已布局宜昌。
除了以上已经披露的地区(重庆、湖北、安徽、广东),三峡电能未来还可能布局哪些省份呢?
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官网披露了其关于产业发展的设想:
布局:沿长江经济带、三峡集团电力主要消纳区布局。
目标:打造“清洁、智能、高效”的公司品牌,实现业务覆盖湖北、重庆、福建、湖南、广东、上海、四川、云南、江苏等多个省市。
架构:以配电网、微电网建设与运营为硬件设施基础,以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为软实力基础,实现面向供能企业集中采购能源;面向用户侧实现供能管理、能效管理、增值服务、用能交易等功能;为双方提供交互信息的综合业务模式。
构建以配售电业务为主体、分布式能源为辅助,能源管理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配售电公司运营模式。
2017 年 2 月,三峡集团在重庆设立长电联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并发起设立规模达 140
亿元的重庆两江三峡兴盛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标志着重庆与三峡集团联盟,“三峡电网”建设拉开帷幕。
很显然,三峡集团希望借电力体制改革杀出一条新路,改写电力市场格局,或者说是在创造历史。
长期以来,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发电、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电站等长期以计划方式分配电能。尤其是三峡电站在计划调度下,弃水率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况且,三峡电能外送属于国家一级调度,电能调度方式确定之后轻易不能更改。从这个层面讲,三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又是计划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加速,取消发电计划是大势所趋。自2015年以来,三峡开始谋求通过市场手段获得电力市场消纳空间,提前跑马圈地。目前,长江电力、三峡集团联合成立售电公司——三峡电能,已经在宜昌、重庆开展配售电业务,未来计划拓展配售电范围。
短期内,三峡有望在重庆电改中取得突破。基于重庆区域的特殊性,重庆地处西南,周边是四川、云南等水电大省;重庆也是第一个敢与国家电网叫板的省份,重庆当局对电改降低电价、电改摆脱电网依赖的诉求更强。三峡与重庆结盟不是偶然,双方都选对了对象。
但是,三峡布局重庆电力市场的一个对手即是国家电网。一是三峡电能入重庆,挤占的是重庆电力公司的存量市场;二是三峡在重庆的示范效应扩大,对于电网公司而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三是国家电网长期以来坚守的阵地被击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问题的关键是,三峡电能调入重庆又离不开电网公司调度和输配。这种格局下,电网公司既失去个人市场,又要帮助竞争对手加速独有市场的瓦解。想必,这两者之间的博弈必然是一场恶战。
“三峡电网”战略是否能落地取决于两个核心因素:一是三峡水电跨区域调度、输送可否实现;二是跨区输配电价是否经济可行。前者保证三峡有便宜、稳定的电源供应,后者决定三峡水电落重庆是否有竞争力。
所以,“峡网”真的来了?